简介

文兴三王府的俗称是阿爷宫、文兴三王府。位于晋江下游南岸,濒临泉州湾入海口处。缘起宋末元初之世,系南宋泉州节度使蒲秀庚为迎接元军入城,铺石路后倡建,迄今已有700余年历史,繁荣于明清时期,宫坐北向南,主建筑约300平方米。
该宫历代均有修缮,建国后占为它用,几经兴废,宫之倾圯,神像被毁殆尽。近十年来在村委关怀下,蒙广大众善信和台湾同胞的集腋成裘,才在原旧地址按原貌得以鼎新。 宫内奉祀民间相传在历代忠烈死难几百位进士,现称王爷。自古以来,人们视王爷为保护神,“代天巡狩”,尊奉弥笃。该宫以“雷、萧、温”王爷为主神、镇境神、文兴大总巡,救世济民,彰昭善恶,并海上保护神来崇拜。附祀:薛朱李康七府千岁。

文兴三王府地理位置

宋元时,泉州海外交通贸易兴盛发达,具有1500年历史的后渚港是“丝绸之路”起点,法石为其重镇之一,本地居民都系唐高宗至僖昭二帝时,陈元光、周旨王、何安抚使开闽与建设逐渐移殖定居。本地居民多以航海造船,码头工为业。当地人:称“文兴为流差”(搬运工),距该宫百米处地下尚存着泉州第二艘古宋船,宫右侧曾挖掘出古火炮文物。法石镇之所以兴盛发达,因它是泉州海外交通贸易重镇之一,又是海内外古时船只寄锭场所及船工居住造船地方。古时曾有几支商船队航行于沿海各地。俗语称:“糖出棉花倒”。同时开辟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地航线,“运出丝绸载运回楠木,桥胞及华侨骨灰”。
法石又是历朝军事海防重镇,宋时设法石寨,明朝设河伯所,清朝设税收机构。该宫后宝觉山、烟墩山古时设烽火台,嘉靖四十一年为俞大猷来闽抗倭的海防建筑,宋时防“海盗”明时防倭寇。唐末宋初陈洪进在此驻兵,宋末元初蒲秀庚在此驻兵船,明末清初郑成功部属在此练兵。建在通往泉州古道中部的文兴宫处在海交衡要环境中,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法石镇是文化历史古镇,山水钟秀、人文兴盛,道教在该地有很深积淀。

宫观胜迹及匾额楹联

文兴阿爷宫供奉的神像均为器宇非凡,栩栩如生。该宫现建筑外观装饰简陋,整座宫由一座大殿、一座拜亭、一座凉亭组成。大殿由平房屋顶结构,拜亭则是重檐歇山式结构,中嵌木构,斗拱层又叠承托,彩画装饰图案精美。前是一座水泥结构凉亭,前面便是一片土埕,右侧修建一小宫供奉“水守神”。王爷船原供奉该宫,宫的最前端便是晋江,古时为古渡口,为历代欢送王爷神船地方。
从石头街境内进入大殿,左侧附祀“夫人妈”神像,大殿右侧附祀“文贵爷”大殿二侧分别附祀东西24司班头爷及旗牌,殿门左侧现供奉一艘木制神船,古时供奉一个龙头,每年端午节祭典时举行龙舟赛时用,殿内置列香案香炉,神灯神烛、鲜花果品,大殿楣梁上悬挂“腾龙华牌”一方。书写“文兴三王府”,大殿最前端正中奉祀“雷、萧、温”三府王爷神像。(薛朱李康王爷神像未塑雕)该宫一派鲜明的道教色彩。宫门绘画二尊守门神及阎罗差役,宫门框柱上有对联:“唯我情俯察民情一情相贯,顺天数下稽人数大数难逃”。宫门正上方悬挂一方匾额“德撲而化”系台胞蔡江木敬,宫前二侧石柱对联:“慈遍南天昭北石,济同普月庇文兴”。“法律千条王有赫神,石衢四连道无偏”系台湾海滨里文兴宫敬,凉亭二侧石柱对联“江湖未到吾先临,亭宇重新难更上”,“人杰地灵隔水之视一胍,风调雨顺升平盛世於两岸。”“英灵显赫永垂千古史,登亭俯林铭刻一片诚”。大殿内二侧石柱对联:“察往生杀灵周万变,祸淫福善法奉三兴”。宫中文物以石柱和木雕构件为主,其中雕刻花鸟人物造型各异,工艺精湛,宫门外二侧新置一对辉缘岩雕狮子,龇牙咧嘴咄咄逼人,宫内供奉王爷神船颇具神秘色彩,法石街坂头境及长春境也供奉七王府及四王府,风传文兴宫建宫之初,北石山下,故宫前古渡处,兆占祥瑞,其日突发毫光。四时夺目,引群感夺,乡人乃拥挤而往观,其毫光中显七尊王爷法像。端庄严肃,真乃武耀而扬威也,里人遂建宫塑其神像於宫上以奉祀拥之,俾尔永垂不朽。据传当年择址后,该旧房即刻倾毁,夷为平地。

王爷信仰及宗教文化活动诸多表现

人们对王爷信仰在泉台地区影响很深,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精神支柱,古时为地方官府倡导,如制度宗教政策,支持修宫,参与宗教活动。明代以来对王爷信仰的崇拜是泉州经济发展的时代文化需要,如清光绪二十九年敬献的王船一艘造价折合当时币值239.90元,说明法石的经济兴盛,对王爷崇拜表现出泉州地方时代的特色。藉王爷信仰转为保护神祈求平安,保佑地方福址,鼓励对外经济发展。作为与泉州港关系十分密切的法石一带的人们,就选择历代忠烈为自己的保护神。由於元、明、清历朝对王爷崇奉倡导,王爷宫庙已遍各地,对王爷信仰的兴盛,其地位的提高开始于元朝以前,一直延续到近代。
泉州先人东渡海峡,航行东南亚等地,为祈求王爷保护顺利启程,航行平安到达,生意兴旺、合家安康,有到王爷宫祈祷的,有载上香火及塑雕王爷神像供奉的。明朝该宫就有敬献七彩王爷船入海,遨游江河漂流至台湾各地习俗。王爷信仰随之传播到台湾及世界各地,现台湾、金门奉祀王爷的宫庙有几百座,香火大多从文兴宫敬献王爷神船上分炉,文兴宫是台湾王爷信仰发祥地传播地。
该宫萧王爷生日为五月十七日,温王爷生日二月十五日,雷王爷生日四月二十八日。寿诞日村民们成群结队向诸神敬金叩拜,祈求平安如意,结神缘,酬神答谢,谒祖取香火。每年在端午节有祭祀活动,举行龙舟赛。每年三月、十月有“放兵、收兵”节举行巡境活动,沿途信众摆香桌迎接。
敬献王爷神船遨游江海习俗。福建沿海信众做清醮时用杉木建造七彩的王船,大小不一,有丈余,有二丈余均按实际船只的结构而成,并将王爷神像,星旗旗牌,家具及禽畜等安放在船上,择一良时吉日欢迎入海,任其遨游巡狩。王船停泊之外,当地民众认为吉利之事,有远来的神明将庇佑地方发展,迎回神像等物建宫庙奉祀。传说王爷地位不低,或称千岁爷,亦曰“代天巡狩”,有的称之为“大人”,其职称直属天庭,由玉皇上帝授命下凡,稽察人间善恶即所谓“代天巡狩”。王爷信仰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乃闽南地区有信仰习俗,并非单一特定神祇。传说王爷有132姓,人数有360人,后因配合祭典,人数缩减为36人,再简化为七、五、四、三姓为一组,俗称几府王爷。
文兴王爷宫是台湾王爷信仰传播地。该宫历代敬献欢送王船遨游地河之习俗,主祀神“萧、温、雷”王爷,配祀神有文武二位尊王及二十四司,每逢欢送王船入海时,由萧王爷请示“玉皇大帝”由神乩指派随船王爷名单,先民称为“文兴新大巡”“文兴新任大总巡”。该日沿江信众鼓乐喧天,热闹非凡,举行入海仪式。
据台湾惯习记载及日本人对神船的调查:台湾苗栗县后龙镇先民于清朝同治八年岁次已巳年(1869年)农历六月初四辰七时由福建泉州府石头街文兴庙所供献的木造彩色帆船(称神船)莅临台湾苗栗县后龙乡,船上有龙王爷挂帅,天、张、沈、林、刘等七府千岁暨七府夫人(潘挂帅、苏文范玉李王)均为软身龙布雕成,里人接奉驻进合兴宫,此宫为开台始庙至今已有229年历史,其后在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农历六月十三日及公元1908年(日据时代)岁次戌申年六月十四日上午又先后从泉州府富美宫,文兴宫供献神船莅临该地。文兴宫神船上的四府千岁(萧廉刑沈)暨四府夫人(朱李林姚)台湾合兴宫自清朝同治至光绪年间先后接奉三艘泉州府(其中二艘均为文兴宫供献无人驾驶彩色神船。台湾华林镇顺天宫也接奉一艘王船,王船神像的雕刻木料据说甚具药效,当时乩童常挖些神像底座的粉屑末和药,致使多尊神像的底座挖空成洞,并以木板或铁皮补填,是另为一大特色,颇具传奇神秘性。
闽ICP备13011985号-1   ©Copyright 2010-2013   泉郡北石文兴宫官方网站
泉州北石启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www.bsqiyun.com
E-mail:bsqy_culture@163.com       QQ:307791921       Tel:22955052/18060019200
建议使用 IE7.0及以上浏览器 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浏览